Kotlin Android 高效入門
線上課程
  • Kotlin Android 高效入門
  • Android 開發準備
    • 0 Git 版本控制系統
      • 0.1 Gitlab 網站
      • 0.2 Gitlab 範例專案
      • 0.3 Gitlab 取得本書範例
      • 0.4 版本切換
    • 1 Android 系統與應用程式
      • 1.1 Android 版本演進
      • 1.2 Android 系統架構
      • 1.3 應用程式基礎
      • 1.4 應用程式元件
      • 1.5 應用程式宣告檔
      • 1.6 Android Studio 開發環境
    • 2 開發環境安裝
      • 2.1 基礎環境-JDK
      • 2.2 整合開發工具-Android Studio
      • 2.3 必要的設定
  • Android 專案開發
    • 3 Android 專案架構與 Activity
      • 3.1 建立Bmi專案
      • 3.2 AndroidManifest.xml載運清單
      • 3.3 畫面配置-Layout
      • 3.4 Java/Kotlin 類別
      • 3.5 資源 Resources
      • 3.6 Android Support Library-支援函式庫
    • 4 版面配置環境
      • 4.1 版面配置設計畫面
      • 4.2 ConstraintLayout 版面配置
      • 4.3 LinearLayout 流水式版面
      • 4.4 元件的高度與寬度
      • 4.5 元件位置與距離
    • 5 Kotlin 語言基礎
      • 5.1 Kotlin 基礎知識
      • 5.2 類別與物件
    • 6 Activity 設計
      • 6.1 Bmi 專案功能設計
      • 6.2 MainActivity 中取得畫面元件
      • 6.3 按鈕的事件處理
      • 6.4 使用浮動顯示-Toast類別
      • 6.5 使用對話框-AlertDialog 類別
      • 6.6 多國語言
      • 6.7 按鈕事件處理-匿名類別與 lambda
  • 線上課程
    • 20 線上課程 courses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Android 專案開發
  2. 5 Kotlin 語言基礎

5.2 類別與物件

Kotlin 語言的基礎要項是「類別(class)」,撰寫一個類別是程式設計 的開端,但如何設計出適合的類別,是否類別能夠讓自己或其他人「重覆使用」? 這是最重要的問題。許多程式設計師的第一支程式都是叫 HelloWorld 的程式,如以下:

Hello.kt
fun main(args : Array<String>) {
    println("Hello world!")
}

上述程式碼的第 1 到 3 行是一個特別的方法 (method),稱為「main 方法」,在程式存檔名稱為「Hello.kt」,當這支程式被執行時,會依序執行 main 方法中的程式碼,此例使用 println 方法印出字串。Kotlin 與 Java 或其他物件導向語言不同是,它的 main 方法定義在檔案的第一層,稱為是 Top-level function,不需寄生在任何類別之下。

Kotlin 1.3 版後,加入更簡潔的 main 方法規格,如果不需要在執行時傳入參數時,可使用如下的語法:

Hello.kt
fun main() {
    println("Hello world!")
}

當這個類別被執行時,由於它有一個 main 方法,因此系統將開始執行 main 方法的內容,直到方法區塊的結束。本例只有一行程式碼要執行(第5行),執行的結果將印出「Hello world!」字樣:

Hello world!

這是個很簡單的程式,但實務上很少會遇到如此簡單的需求(只求印出一段固定文字),若只用這類型態來設計程式,是很難處理較複雜的需求的。

計算一個人的BMI指數

Previous5.1 Kotlin 基礎知識Next6 Activity 設計

Last updated 5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